塑料模具的成长是跟着塑料工业的成长而成长的。近年来,人们对各类设备和用品轻量化请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供给了更为辽阔的市场。塑料制品要成长,必定请求塑料模具随之成长。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修建材料、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重要用户行业近年来都高位运行,成长敏捷,塑料模具也快速成长。 2000 年,我国(未包含港澳台统计,下同)塑料模具产值约 100 亿元, 2004 年已成长到 212 亿元, 4 年平均增长率为 21% ,高于模具行业总体成长速度近 4 个百分点。
塑料模具市场情形
我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照样在质量、技巧和才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成长,但与国平易近经济成长需乞降世界前辈程度比拟,差距仍很大年夜。一些大年夜型、周详、复杂、龟龄命的中高级塑料模具每年仍大年夜量进口。在总量求过于供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技能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一些趋势于供过于求。
现将 2004 年我国塑料模具市场情形简介如下:
2004 年,我国塑料模具总产值约 212 亿元,个中出口约 3 亿美元,约合 25 亿元。根据海关统计材料, 2004 年我国共进口塑料模具约 8 亿美元,约合 66 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 2004 年我国塑料模具总需求约 253 亿元,国产模具总供给约 187 亿元,市场满足率 73.9% 。进口的塑料模具中,最多的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类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各种塑壳模、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和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及为电子工业配套的各种塑封模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居多。因为我国塑料模具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是以,进一步扩大年夜出口的远景很好, 2004 年出口比 2003 年增长 50%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实。从市场情形来看,塑料模具临蓐企业应重点成长技能含量高的大型、周详、长命命模具,并大年夜力开辟国际市场,成长出口模具。因为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工程塑料的高速成长,我国塑料模具的成长速度仍将继承高于模具工业的整体成长速度。近年内,年增加率仍将保持 20% 阁下的程度。
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成长敏捷,这些企业中大年夜量的自产自用的塑料模具无确切的统计材料,是以未能计入上述的数字之中。
塑料模具程度及成长趋势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程度已有较大进步。大年夜型塑料模具已能临蓐单套重量达 50t 以上的注塑模,周详塑料模的精度已可达到 3 μ m ,制件精度为 0.5 μ m 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请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临盆,多腔塑料模已能临蓐一模 7800 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临蓐 4m/min 以上挤出速度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类模具。在临盆手腕上,模具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有较大年夜进步, CAD/CAE/CAM 技能的应用面已大为扩大年夜,高速加工及 RP/RT 等前辈技能的采取已越来越多。模具标准件应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已有较大年夜幅度的进步,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较大年夜进步。三资企业蓬勃成长进一步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程度及企业治理程度的进步。
经由近几年的成长,在塑料模具的开辟、结构和企业治理等方面已显示出了一些新的趋势,现综合如下:
( 1 )模具的质量、周期、价格、办事四要素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周期放在首位,请求模具尽快交货,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满足用户的这一请求,各方面的工作必须跟上。
( 2 )大年夜力进步开辟才能,将开辟工作尽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产品开辟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的用户对象之进步行开辟(这须要在有较大年夜把握和敢冒必定风险的情形下进行),变被动为主动。今朝,电视机和显示器外壳、空调器外壳、摩托车塑件等已经采取这种办法,手机和德律风机模具开辟也已开始测验考试。这种做法打破了耐久以来模具厂只能等有了合同,才能根据用户请求进行模具设计的被动局面。事实证实,这种做法不但使模具厂变被动为主动,并且对开辟营业和缩短模具临盆周期也十分有利,受到用户的迎接。青岛海尔模具公司等企业的“你给我一个概念,我还你一个产品”的一站式办事模式及太仓求精模塑公司和浙江陶氏模具团体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开辟的办法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收,这可能也是往后成长的一种趋势。
( 3 )跟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程度的进步,以前以钳工为核心,大量依靠身手的现象已有了很大变更。在某种意义上说:“模具是一种工艺品”的概念已逐渐被“模具是一种高新技能工业产品”所替代,模具“高低模单配成套”的概念正在被“只装不配”的概念所替代。模具正从耐久以来重要依靠技艺而变为今后重要依附技巧。这不然则一种临盆手腕的改变,也是一种临盆方法的改变,更是一种不美观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势使得模具标准化程度赓续进步,模具精度越来越高,临蓐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最终促使全体模具工业程度赓续进步,正在被社会所接收。我国模具行业,今朝已有 4 个国度级高新技能企业,近百个省市级高新技巧企业。与此趋势相适应,临盆模具的重要主干力量从身手型人才逐渐变为技能型人才是十分须要的。当然,今朝及相当长一段时光内,技艺型人才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模具究竟难以完整摆脱对技艺的依靠。
( 4 )模具企业及其模具临蓐正在向信息化方面敏捷成长,这也是一种趋势。 21 世纪,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技巧越来越前辈蓬勃,信息已与人们的临蓐和生活休戚相关。在今朝的信息社会中,高程度的模具,当代模具企业,单单只是 CAD/CAM 的应用已远远不敷。今朝很多企业已经采取的 CAE 、 PDM 、 CAPP 、 KBE 、 KBS 、 RE 、 CIMS 、 ERP 等技能及其他很多先辈制造技能和虚拟收集技能等都是信息化的表示。向信息化倾向成长这一趋势已被行业所共认。
( 5 )跟着人类社会的赓续进步,模具必定会向着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程度成长。现在,能把握机会,开辟市场,赓续发明新的增长点的模具企业和能临蓐高技能含量模具的企业日子广泛好过,任务忙不过来,利润水温和职工收入都很好,日子红红火火。是以,模具企业应把握这个趋势,使本身临盆的模具向高程度成长,赓续进步本身的综合实质和整体实力及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6 )世界上工业蓬勃国度的模具正加快向我国转移,其表示情势:一是迁厂,二是投资,三是采购。这一趋势固然并非近几年才有,但近几年加倍明显。我们应抓住机会,加快成长办法。
存在的重要问题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与其成长须要和国外前辈程度比拟,重要存在 6 个方面的问题。
( 1 )成长不平衡,产品总体程度较低。固然个别企业的产品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程度,但总体来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拙度、临蓐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前辈程度比拟另有较大年夜差距。包含临蓐方法和企业治理在内的总体程度与国外工业蓬勃国度比拟另有 10 年以上的差距。
( 2 )工艺设备落伍,组织调和才能差。固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能改革,工艺设备程度已对比先辈,有些三资企业的设备程度也并不落伍于国外,但大年夜部分企业工艺设备仍比较落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组织调和才能差,难以整合或调动社会成本为我所用,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 3 )大年夜多半企业开辟才能弱。一方面是技能人员比例低、程度不敷高,另一方面是科研开辟投入少,更重要的是不美观观念落伍,对开辟不敷看重。模具企业不只要重视模具开辟,并且要看重产品开辟。
( 4 )治理落伍更甚于技能落伍。技能落伍往往随便纰漏看到,治理落伍偶然却难以意识到。国内外模具企业治理上的差距十分显著,治理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往往比技巧上的差距更为严重。同一个企业,设备不变,人员不变,治理一变,立竿见影,如许的例子并不少见。
( 5 )供需抵牾一时还难以解决。 2004 年,国产塑料模具国内市场满足率不足 74% ,个中大年夜型、精密、龟龄命模具满足率还要低,估量不敷 60% 。同时,工业蓬勃国度的模具正在加快向我国转移,国际采购越来越多,国际市场远景很好。市场需求旺盛,临蓐成长一时还难以跟上,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连续一段时光。
( 6 )系统编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待时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性行业,特别是像模具如许依附于特别用户,需单件临盆的行业,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本来的系统编制和经营机制已越来越显得不适应。人才的数量和实质程度也跟不上行业的快速成长。固然各地都在尽力解决这两个问题,但要获得较好解决尚待时日。
瞻望将来,因为国际、国内宏不美观情形优越,国内塑料模具各重要用户行业仍将以较快速度成长,塑料模具也必将连续高速成长。今朝存在的重要问题经由进程国内外交换与互助。全行业的合营尽力和各方面的支持,不久的将来,定会获得较好的解决。
成长瞻望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长的今天,我们既要看到成就,又要看重落伍,要抓住机会,采取办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快的情形下,尽快进步塑料模具的程度,把本身带入到国际市场中去,促进我国全部模具行业的快速成长。
跟着市场的成长,塑料新材料及多样化成型方法往后必定会赓续成长,是以对模具的请求也必定会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的须要,将来的塑料模具无论是品种、结构、机能照样加工技巧都必将会有较快成长,并且这种成长必须跟上时期成长办法。瞻望将来,下列几方面成长趋势估计会在行业中获得较快应用和推广。当然,这是须要开辟、立异和做出艰苦尽力的。
1) 超大年夜型、超周详、龟龄命、高效模具将获得成长。
2) 多样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种成型办法一体化的模具将获得成长。
3) 各类快速经济模具,特别是与快速成型技巧相结合的 RP/RT 技能将获得快速成长。
4) 模具设计、加工及各类治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倾向成长, CAD/CAM/CAE/CAPP 及 PDM 等将向智能化、集成化和收集化偏向成长。
5) 加倍高速、加倍高精度、加倍智能化的各类模具加工设备将进一步获得成长和推广应用。
6) 更高机能及满足特别用途的各类模具新材料将会赓续成长,随之而来的也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和更为前辈的加工办法。
7) 各种模具型腔外面处理技巧、涂覆、修补、研磨和抛光等新工艺也会赓续获得成长。
8) 逆向工程、并行工程、复合加工甚至虚拟技能将获得成长。
9) 热流道技能将会敏捷成长,气辅和其他打针成型工艺及模具也将会有所成长。
10) 模具标准化程度将赓续进步。“十一五”时期,在科学成长观指点下,广大模具企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下功夫搞好科技进步与立异,保持走新型工业化途径,将速度效益型的增加模式慢慢改变到质量和程度效益型的轨道上来,模具工业必将获得更好的成长。
近期评论